“天和”出征开启空间站新时代 中国人圆千年飞天梦
天和核心舱发射只是新的开始,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天和核心舱要在轨进行关键技术的多项验证,验证过后还要在轨评估才能进行组装建造。
——杨宏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天和核心舱责任总设计师
此刻,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组合体正静静矗立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计划,它即将再次出征,执行载人飞行任务,把3名航天员送到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4月29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颗航天器,天和核心舱的升空意味着中国人在太空有了一个“家”。
从1992年9月21日立项至今,11艘神舟飞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自力更生、攻坚克难,逐一攻克载人航天各项关键技术,终于迈入空间站时代。
“神五”升空,中国人圆千年飞天梦
载人航天工程,是我国航天史上系统组成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跨世纪国家重点工程。
1992年9月21日,中央审议批准开展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代号921工程)研制,并明确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入轨;11月21日,神舟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
这是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试验,考核了运载火箭的性能和可靠性,验证了飞船的关键技术和系统设计的正确性,以及包括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等地面设施设备在内的整个工程大系统间的协调性。
2003年10月15日,中国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入轨;在轨飞行21小时,于10月16日安全返回,胜利实现了“成功发射、精确测控、正常运行、安全返回”的任务目标。千年飞天梦圆,我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至今记得,他代表祖国出征的那一天。
飞船预计在早上9点整发射,进舱时间是6点15分。当时钟指向早上6点时,离进舱还有15分钟,十几分钟的时间,对杨利伟来说却无比漫长。
当时,他已经身在高度超过50米的发射平台上,平台相当狭窄,没有其他工作可做,现场除他之外还有3个人:一位教员、一位工程师和一位医生。几个人默默无语,只听见塔架发出的机械声。火箭已经加注完毕,有足足430吨的燃料,相当于一个巨型炸弹,而这4个人就是站在炸弹顶端的人。
远处,几台摄像机对着他们,气氛有些凝滞,大家都很紧张。这时,其中一位工作人员为了缓和气氛,提议说给杨利伟讲个笑话,可是谁都讲不出来。
过了一会儿,负责关舱门的工程师开口了,他问杨利伟:“知不知道当年给苏联航天员加加林关舱门的工程师现在在干什么?”
杨利伟答:“还真不知道。”
工程师说:“他现在成了俄罗斯航天博物馆的馆长。”
6时15分,杨利伟接到了进舱命令。
进舱之后,他用了十几分钟完成接收飞船程序,并把确认单交给工程师。
关舱门前,工程师对杨利伟说:“利伟,明天见。”
杨利伟微笑着答:“馆长,咱们明天见。”
几句简短的问答背后是无声的默契和信任。杨利伟成功返航后,在欢迎仪式上又见到了这位工程师,他们笑着拥抱,共同庆祝中国首次载人飞行的圆满成功。杨利伟对工程师说:“咱们又见面了,馆长。”
这位工程师后来一直被杨利伟称为“馆长”。
接续奋斗,载人航天一步一脚印
时间来到2005年10月12日,费俊龙、聂海胜2名航天员搭乘神舟六号飞船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入轨。10月16日,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安全返回。那次任务实现了“成功发射、正常飞行、安全返回、航天员健康出舱”的任务目标,突破掌握了载人飞船“多人多天”在轨飞行关键技术,积累了人在太空较长时间驻留的宝贵经验,进一步提高了工程全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年后的2008年9月25日,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3名航天员搭乘神舟七号飞船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入轨。9月27日,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实施我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任务实现了“准确入轨、正常运行、出舱活动圆满、安全健康返回”的任务目标。那次任务中,中国突破和掌握了空间出舱活动技术,实现了空间技术发展的又一个重大跨越。
那是景海鹏第一次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当时的他还不知道,他还会随神舟九号、神舟十一号,第二次、第三次飞向太空。
三次执行载人航天任务,景海鹏一次比一次状态好。他曾公开谈到三度飞天的感受,第一次是“激动”,第二次是“幸福”,第三次则是“享受”。
“神七”任务的重点是出舱。景海鹏早在“神六”任务后就攒着一股劲儿,制定了“魔鬼训练计划”,利用3年时间认真学习理论,特别在低压舱、舱外服理论与操作技能方面做了重点准备。漫长而艰辛的努力过后,他终于在2008年和战友翟志刚、刘伯明一起携手圆梦太空。那个时候,距离他加入航天员队伍已过去整整10年。
十年卧薪尝胆,一朝一飞冲天,但景海鹏丝毫不敢懈怠:“人膨胀起来太容易了。”任务凯旋之后,他最先做的就是“归零”,成绩归零、心态归零。执行“神九”任务,面临着我国首次手动交会对接,这对所有航天员和教练员都是全新挑战。
按照训练计划,共同科目训练期间一周每个航天员最多安排两次对接训练,每次1个小时左右。景海鹏给自己定的计划是不管训练多忙多累,每天晚上必须拿出1个小时进行加练,每个周末必须拿出1个半天加练。就这样,从2009年到2012年,在“神九”任务考核之前,他已经练了2000多次,是教材大纲规定次数的两倍。
功夫不负苦心人。2012年6月16日,景海鹏带领刘洋、刘旺再上太空,实现了二度飞天的梦想。
返回地面之后,面对身边“一切功德圆满”的声音,景海鹏有自己的打算: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他继续全身心投入备战“神十一”任务中,并再次顺利入选乘组。
“神十一”任务是我国所有载人航天发射中科学实验最多的,总共安排了4次跑台装置验证实验,它们都是在模拟失重环境下进行。前两次实验时,景海鹏和陈冬在跑台上没找到任何感觉,连走都走不成样子,天上地下的参试人员都倍感压力。经过反复训练、琢磨要点,终于,在“神十一”任务的太空跑台上,全国人民共同见证了景海鹏和陈冬自如跑步的样子。
“天和”出征,开启空间站新时代
2011年9月29日和11月1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分别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准确入轨。11月3日和11月14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先后进行了两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均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为我国建造空间站、开展大规模空间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后,2012年6月,神舟九号航天员刘旺在另外2名航天员景海鹏、刘洋的密切配合下,手动操控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对接,中国载人航天全面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随着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攻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也不再是神舟飞船的“独角戏”,而开始了神舟、天宫的“双人舞”。
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从短期停留到中期驻留……先后突破掌握了天地往返、太空出舱、交会对接等关键技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向前迈进。
今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天和号发射升空,并顺利入轨,中国空间站建设的大幕就此拉开。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天和核心舱责任总设计师杨宏表示:“天和核心舱发射只是新的开始,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天和核心舱要在轨进行关键技术的多项验证,验证过后还要在轨评估才能进行组装建造。”
据统计,在载人航天工程中,直接参与其中的研究所、单位多达上百家,配合单位多达上千家,涉及数十万科研工作者。“实施载人航天这样宏大的工程,没有党中央集中统揽,没有全国大协作,是不可想象的。”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曾表示。
如今,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升空,中国空间站“搭起第一块积木”,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紧随其后,带去推进剂、平台设备、应用载荷、航天员生活所需。即将发射的神舟十二号飞船将送中国航天员飞入太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此前曾透露,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计划送3名航天员上太空,他们将在轨驻留3个月,开展舱外维修维护、设备更换、科学应用载荷等一系列操作。
杨利伟当年在神舟五号内写下“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如今,中国人正在筑造自己的“太空之家”。
推荐
-
机遇与挑战并存 三星在全新的5G基础建设赛道上如何取得成功?
据路透社报道,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与英国移动运营商沃达丰(Vodafone)在周一达成协议,将为...
来源:
热点更多》
-
东方今典集团与赤峰市签订合作协议 将共同开发9万亩产业项目
近日,东方今典集团与赤峰市红山区政府...
-
中俄两国元首领航定向 科创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之路越来越广阔
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马克思列...
-
实现碳中和目标 作为重要保障技术的CCUS产业怎样成功破局突围?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截至2020年,我国...
-
电商卖家该如何借助RPA技术触达更多的客户?
伴随传统电商平台的愈发成熟,红利逐渐...
-
研究发现用水杨酸涂抹的种子种植的幼苗 其存活率和生长率更高
据外媒报道,在将以前的工业或农业用地...
快讯更多》
财富
- 中俄两国元首领航定向 科创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之路越来越广阔
- 实现碳中和目标 作为重要保障技术的CCUS产业怎样成功破局突围?
- 电商卖家该如何借助RPA技术触达更多的客户?
- 研究发现用水杨酸涂抹的种子种植的幼苗 其存活率和生长率更高
- 含氯消毒剂会加速抗生素耐药性传播 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严重威胁
- 220摄氏度下的废弃塑料 一小时内可将90%的塑料转化为喷气燃料
- 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围绕两链融合 助力西安丝路科创中心建设
- 科学家通过足迹化石准确推断足迹造迹者或许是复齿湖翼龙
- “追星狂人”暗夜里争分夺秒寻星 10余载于苍穹之中“追星”成功
- 上海建设大科学装置 用科学技术展现新时代“魔都”的无穷魅力
- 研究发现珊瑚会将共生藻类更换成更耐高温的种类 以帮助自身存活
- 大数据研究92%现存鸟类记录 发现四种鸟类跻身“十亿俱乐部”
- 220摄氏度下的废弃塑料 一小时内可将90%的塑料转化为喷气燃料
- 俄罗斯开发出激光打印硅纳米颗粒技术 使VR眼镜变得更小成本更低
- 美国研发出机器学习模型 有助以数据驱动方式合理分配科研资源
- 深圳站 | 鹏城再聚,赋能未来,金沙古酒百城巡展第39站完美收官!
- 新技术减少癌症治疗副作用 有望更好地将药物递送到肺部
- 神舟十三号将送3名航天员到“天和”核心舱内生活工作6个月
- 最详细的人脑内部连接图发布 展示了人脑神经元间的连接模式
- 科学家发现超快电荷存储机理 为统一存储器的发展提供技术途径
- 银河系中心附近的分子云被检测到乙醇胺 或对地球细胞进化极为重要
- 新型微型无线植入设备 能够实时测量皮肤深层组织中的氧合水平
- JUPITER-02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 有望改写鼻咽癌的一线治疗标注
- 全基因组覆盖度超92%的环境菌群单细胞拉曼分选耦合测序成功实现
- 腾讯视频聚焦大屏生态 将家庭大屏升级为多元化的家庭娱乐生态
- 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围绕两链融合 助力西安丝路科创中心建设
- 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 AI如何改变传统农业?
- 载人级自动驾驶飞行器(EH216) 助力居民解决物资运送难题
- 2021金水科创大会圆满闭幕,大咖云集共话创新突围之道
- 未来金融科技应用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又怎样让技术创造价值?
- 循环流化床煤气化技术 解决了传统煤气化三个方面的技术问题
- 利用热调控技术实现高比能电池快速充电 飞行汽车或将成为可能
- 大型光伏直流升压并网技术示范系统建成 明确直流并网技术新方向
- 我国构建了人群肠道微生物菌株资源库 探测到“暗物种”
- “朱诺”号探测器亲密接触木卫三 将收集大量观测数据
- “追星狂人”暗夜里争分夺秒寻星 10余载于苍穹之中“追星”成功
- 本土博士深耕体细胞移植技术 用8年时间攻克体细胞克隆技术
- 谢建源和团用废弃的手套箱模拟密闭工况 从而进行粉尘爆炸试验
- 科学家开展最大规模纵向神经影像学研究 获青少年大脑激活数据
- 两种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动态 有助于解释病毒如何造成肺损伤并逃逸
- 科学家通过足迹化石准确推断足迹造迹者或许是复齿湖翼龙
- “切诺基”号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 系全球最大的火车专用运输船
- 辽宁省做“加减乘除”法 让科研人员名利双收 “减负增效”
- 上海建设大科学装置 用科学技术展现新时代“魔都”的无穷魅力
- 黑暗中的“一道光” “夜明珠”的最终归宿应是走进寻常百姓家
- 把药液从“玻璃球”变成“泥巴球” 以解决农药利用率低的瓶颈问题
- 破解禽类动物体细胞克隆难题 体细胞复原为活禽成为现实
- 蛋白质中可添加多个新氨基酸 为合成抗生素和抗肿瘤药物开辟新途径
- 科技赋能农企实现数字化 智能化促使“木鸡郎4”成功商用谱写篇章
- 棕色脂肪中的蛋白质或可以降低血糖 促进胰岛素敏感性 预防脂肪肝
- 图像识别推动人工智能热潮 视觉知识成为多学科合作探索的‘无人区’
- 科研人员以蜻蜓翅膀为灵感打造出坚硬而强韧的可修复材料
- 新型DNA荧光探针 应用于活细胞运动过程的机械力可视化研究
- 探访储粮中的“黑科技” 四川建设储粮“大冰箱”为粮仓输送冷气
- 科技进步让“抓小偷”变成便捷 网络时代新命题亟待破解
- 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9.44亿人 综合视频的用户规模为7.04亿人
- 全球封测市占率约3.7% 半导体封测大厂京元电子宣布停工
- 机械化流程环环相扣 大数据助力“三夏”一条龙作业
- 子昂健康启动“破圈计划”让大众了解罕见病
- 迈为股份研制HJT太阳能电池片 全面积光电转换效率达到了25.05%
- 3GPP国际标准组织将启动6G国际技术标准研制 9年后6G将商用
- 欧菲光优化商业模式“轻资产重研发” 拓展众多新应用领域
- 有难题上平台企业直连“专家智库” 服务“直通车”在线优化激励机制
- 甬江实验室计划突破10种以上关键“卡脖子”材料以及国际首创材料
- 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敲开原子核 探寻宇宙奥秘
- 空穴自旋量子位 有望造出结合半导体和超导体的新型量子计算机
- 新的人造细菌可以完全抵抗病毒感染 或能使利用细菌制造药物更可靠
- 享受“静”爽夏日 德商必酷618购物狂欢节来袭
- 合成生物学提出新的解决路径 驱动从“0”到“1”的源头创新
- AMD Zen4 AM5处理器支持双通道DDR5内存 28条PCIe 4.0通道
- 多家企业陆续派无人驾驶车 助力解决广州市民物资配送等难题
- 卷曲屏激光电视有望年内上市 让国内企业迎来弯道超车的机会
- 四院7416厂打造一流固体火箭发动机 全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 5G成传统行业升级改造的“催化剂” 促使传统行业发生“质变”
- 聚好看发布行业首个直播云平台 率先实现平面 VR双8K超高清直播
- 科学家发布迄今最大的“人脑地图” 包含1.3亿个突触 数万个神经元
- 风云四号B星搭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并顺利进入预订轨道
- 科技赋能早诊治 干细胞及生物打印有望助力骨关节病治疗
- 鲨鱼大约在1900万年前经历大规模灭绝 如今或将历史重演
- 付巧妹团队解锁冰河时代东亚人群遗传图谱和适应性基因演化
- 我国首次实现多模式复用的量子中继基本链路 展现量子通信加速效果
- 中消协发布15款空调试验报告 3款无法使用冷凝水自清洁灰尘功能
- 黄石开发区·铁山区积极融入光谷科创大走廊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 “特变电工”应用八大工业信息系统 实现设备联动 打破生产信息孤岛
- 青岛国际创新园已探索出转型新模式 数字化转型“转”出亮眼成绩单
- 地球磁场异常会使高能粒子产生异于传统红色大气气辉的红色赤道极光
- 光谱技术准确测量臭氧柱总量变化 发现臭氧变化受南极极地涡旋影响
- 线粒体全基因组数据揭示仰韶文化人群的母系遗传结构 单倍型或仍然保留
- 数字纤维有助于未来创造出“数码服装” 可用于人体机能监测等
- “阳光动力”飞行数月无需加油 “高空平台”集航空航天优点于一身
- 美国将向地球的“孪生兄弟”金星 派遣两款探测器 探索地球演化历程
- 科技支撑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 科创板的上海企业市值位列全国第一 资本市场投向“硬科技”
- 雾化吸入式疫苗可使黏膜免疫 拥有更高的可及性 以申请紧急使用
- 技术迭代丰富互动场景 千亿市场深入探索产业变局
- 兆易创新发布自有品牌DRAM产品 进入主流存储市场
- 黄卫东调研安巢经开区企业 魔变科技数据采集标注业务引关注
- 大赛获奖丨上海爱可生连续三年蝉联中国金融科技创新大赛奖
- 《全面战争:三国》宣布停更,受伤玩家何去何从?--《七雄纷争》今日全网首发
- 垃圾分类治理回归源头 北京延伸执法检查覆盖面 三步严查执法
- QQ潮玩展引领大湾区消费新潮流,打造潮流文化新地标
- 消毒机器人 无创血糖仪 AI骨科机械手在全球技术转移大会上亮相
- 3纳米工艺将于明年下半年量产 比5纳米技术逻辑密度达70%
- 直播&管车?记道率先推出视频管车新模式
- 数字电网托强大的“电力+算力” 为高效消纳新能源提供“核心算法"
- 冲刺中高考如何给孩子补对营养澳洲大金罐 Maxinatal告诉你答案
- 紧跟技术迭代趋势 芯联芯助力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
- “点亮数字中国”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化发展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 上海浦江论坛全球技术转移大会展示了200余项中小企业创新产品
- CCI正式成立动物实验中心 向探索“自我造血功能”迈出的重要一步
- 网易云音乐赴港递交招股书 “每日推荐”等创新体验广受喜爱
- 回忆杀!寻秦记两大男主林峯郭锋成《七雄纷争》代言人,6月3日全网首发
- 安克创新举办中国首场发布会,发布多款黑科技消费电子产品
- 重新定义平台!3年瞄准5000亿,国美打扮家掀起家居家装行业透明战!
- 历时22年建成观天巨眼 以“一眼千年”的神技独步世界 拓展人类视野
- 混凝土烯的强度比标准混凝土高30% 既节省建材又减少碳排放
- AI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 帮人类迈向一个更可持续 更清洁 更健康的未来
- 科研人员首次在室温下获得了磁性超导材料 有助于创建在室温下工作的量子计算机
- 100%国产技术打造“零碳排放”氢能汽车开启绿色出行
- 万科云城以科技代替人工 将管理运营工作托管“上云”
- 亚洲数字银行“云”开业 助推全球资产数字化生态建设
- 原子观测分辨率提高2个数量级创新纪录 有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 淄博市依靠两大科技法宝迈过供热耗效目标线 化解天然矛盾变废为宝
- 10秒光照发光近半小时的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 有望用于医疗领域
- 柔宇科技发布mi-cro-LED弹力柔性屏技术 透光率可达60%-70%
- 高通技术推出骁龙7c第2代计算平台 为教育用途的PC产品等树立全新标杆
- “迷你”心脏类器官既可自主跳动 也可以自身产生修复损伤的蛋白质
- 华域汽车最新研发的4D成像毫米波雷达 能测定物体高度和俯仰角度
- 人脸识别已经无处不在 你的脸 正在被人脸识别系统偷走
- 优必选科技亮相高博会,打造岗课证赛全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 一款手语翻译终端上线试用 让聋哑人享受数字生活带来的便利
-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撞出粲物理领域 “超级对撞机”时代或将到来
- 仅一个原子厚的新型碳材料拥有金属性质 其储锂容量比石墨烯更大
- 如何在后摩尔时代加快我国集成电路发展?
- “祝融号”火星车首次踏上火星表面 并在火星上移动了0.522米
- 碳纤维机械手臂的较其他材料的优点
- 库客音乐推出了沉浸式“智能钢琴教室” 实现一对多教学模式
- 夯实IT 课程 产品 组织四大基础 构建小码王OMO战略壁垒
- 科大讯飞打破场景界限 成功营造舒适智能空间
- 声网制定水晶球产品 打破实时互动行业质量和体验“黑盒”
- 佳能通过减少材料的数量减轻机身重量 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 海信AI交互冰箱业内首次突破食材动态感知技术 精准管理
- 天猫奢侈品推出全新折扣聚合频道“魅力惠MEI” 启动“双频道”战略
- 信服云与蓝凌 Coremail联手推出“金融办公场景解决方案”
- MOTI·MEGA PRO横空出世 它到底解决了用户多少痛点?
- 美的今年将发布智能家居WiFi 6模组 全品类导入华为鸿蒙操作系统
- 北斗全面融入生产生活 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获得了重大发展机遇
- 卓源资本领投MCU芯片研发商灵动微电子获得新一轮战略投资
- 聚划算百亿补贴推“时令补贴” ,"贵族榴莲"变"平民水果"
- 医学技能大赛模拟真实场景 以竞赛为镜 发现教学中的得失
- 调控电子分布转变氧化物界面超导属性 发现可调控的量子金属态
- 高性能析氢电催化剂 实现不同位点间的远程协同和催化性能优化
- 石炭纪最早期全球气候骤降 种子植物的辐射或是导致冰期开始的原因
- 加速器与大型强子对撞机(LHC)联手寻找新的基本粒子
- 2I/鲍里索夫周围包裹的彗发中探测到镍 显示出了彗星活动的证据
- 新型生物分子糖RNA 有可能在人类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 2020年度有哪些科学技术获得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
- “悟空”号在TeV以上能段测量精度提高 并探测到氦核能谱新结构
- 云洲链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助推制造业生产方式与企业形态变革
- 交通结构健康一体化智能监测系统 实现全面自主化和智能化